中药热敷疗法
中药热敷概述
中药热敷疗法在慢性疼痛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。中药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、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,有益于疾病的恢复。中药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,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,中药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,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,使治疗更直接、更有效。
中药热敷操作
中药热敷疗法适合于各种颈肩腰腿痛及慢性损伤等。热源可采用热毛巾、热水袋、具有加热作用的治疗仪器及寒痛乐等热敷药,中药热敷法结合药物与热敷的双重作用,疗效明显,是临床中常用的热疗方法。
中药热敷方法简单,易于操作,可让患者在家自行治疗。操作时可直接将草药放入大盆内煎煮,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,煮好后,可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,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,用毛巾蘸取中药液敷于患处,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,每次治疗时间为20~30分钟,每日1~2次。
中药热敷注意事项
中药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,以免烫伤。其次热敷所用中药,一般用量大,药物毒性大,千万叮嘱病人不得误服,以免药物中毒。
还应注意中药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,疗效卓著,但也有不宜中药热敷的疾病,如皮肤破损、开放性损伤等疾病不适宜采用热敷疗法
热敷是一种常用的养生防病方法。常用的热敷法有干、湿两种。一般情况下,干热敷法不如湿热敷法效果好,而在湿热敷时如能加入适量中草药,则往往会事半功倍。具体的方法是:首先将药水过滤,再将毛巾浸湿后拧干,然后在皮肤表面覆盖一层纱布或涂抹凡士林,再用湿毛巾热敷。需要注意的是,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热敷,也不是任何部位都可热敷。如对于面部三角区感染,各种脏器出血,软组织挫伤、扭伤,皮肤湿疹等,忌热敷。热敷时一定要保持适当温度,尤其是小孩,温度不宜过高,以免烫伤。